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殡葬资讯 >> 殡葬知识

顾问全程陪同指导让您无忧

免费看墓专车上门接送

购墓优惠折扣多还有赠品

殡葬一条龙让您省心省事

大家都在关注
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对江泽民同志逝世表示哀悼
郑州怎么办丧事?
“孝”的字形字义及孝道的历史演变
新修订的《烈士安葬办法》今年2月起施行
国家提倡红白事尽量简办

郑州白事怎么报丧?

2022-06-19   作者:超级管理员

停柩一段时间,诸事筹办就绪之后,就要选日子报丧。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个仪式了。报丧仪式早在周朝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了。逝者家属用发信号的办法把有人离世的消息通知亲友和村民,即便亲友已经得知了离世的消息,也要按照惯例去报丧。

0c50628d209f716e2b108fc4761855b2.jpeg

 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哀悼方式。在广西周边地区,按照旧规定,三发响炮被称为“丧炮”,然后派人告诉亲友。在一些地区,应将白纸做成旗帜放在门前,作为在死者家中哀悼的信号。在其他地方,报丧人不能进入亲朋好友邻居的家,要在门外磕头,这是为了驱赶邪灵。还有一些地方的报丧习俗非常严格。如果逝者是男性,必须由他的侄子去亲属家报丧。如果逝者是位女性,必须由她的儿子或者女儿去外婆家报丧;哀悼的男女必须头裹白布,头戴白帽,手拿白布毛巾,跪在外婆家娘家人面去,哭着报丧。哭后立即回家。当娘家人派人参加葬礼、长时,孝顺的男女必须跪在村的路口,哭喊着问候,哭喊着说出丧亲之痛,哭喊着感谢丧亲的奔丧辛苦,并把一块白布交给每个人,这就是所谓的“孝布”。在东北部,它被用来在门外挂一张便条来报道葬礼。纸条的数量根据死者的年龄确定。一个是一岁,加上两个表示天地。他们还利用死者的性别来确定悬挂的位置。如果死者是男性,则挂在门的左侧,死者是女性,则悬挂在右侧。当人们看到门上的纸条时,就知道逝者男女岁数了。在过去,广东的一些人经常指责那些匆匆赶来的人是“报丧”,因为根据当地的丧葬习俗,报死的人必须来去迅速不能进门,只能在门外喊亲属。报完丧后,他们要求漱口以驱赶邪灵,然后立即回去。在江浙两省,伞隐含着丧葬习俗。哀悼者拿起一把伞,伞尖朝上,把手朝下,把伞放在门外,表达这个不好消息。主人会邀请哀悼者吃点心。然后,询问埋葬日期。


然后,把报丧者用的碗扔到门外驱邪避灾。如果其他地方的亲戚收到一封“烧焦的信”(信封的一角有焦印子),他们就可以知道这是一封丧信。一些死者的家人穿着孝服孝衣,在门外放一些菜,烧一些银锭、草鞋等,这叫做“送无常”。“无常”,就是民间传说的勾魂的鬼。说是“无常”吃了菜肴酒饭,拿了银锭花费,又有草鞋可穿,就不会来打扰死者了。


  旧时北京的丧葬讣文是比较严格的。人死了以后,亲属就要把消息告诉给亲友。报丧用的讣闻,一般只写亡人生前的官衔、品级,不写亡人的履历和生平事迹。比如“不孝某某等罪孽深重,不自殒灭,祸延显考,某大夫,其府君,痛于某年月日时终正寝,距生于某年月日时,享寿若干岁,不孝某某侍在侧,亲视含殓,遵礼成服,谨择于某年月日安葬,叩在乡、学、世、寅、戚、谊、衰此讣闻。某日接三,某日唪经。”最后要在讣告结尾写上“孤子某某泣血稽颡”之类的文字。


  而中国少数民族的报丧习俗更是别具特色。比如,云南一带的怒族用吹“竹号”来报丧。竹号的数目根据死者的年龄、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。未婚的青年只吹一个,有儿有女的吹两个,头人吹三个,巫师吹四个。在中甸、维西一带,不少民族用吹牛角来报丧,也有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吹海螺。景颇族、拉祜族、黎族、滇南瑶族等少数民族用放枪来报丧,如果死者是女性的话则敲锣。在景颇族中放枪的数目还有严格的规定,死者是男性的话放偶数,死者是女性的话鸣奇数。


  有关学者认为前两种可能是属于早期的报丧形式,而后两种则是属于后期的现象。在贵州省、北盘江流域一带的少数民族的报丧更具有特色。他们的报丧仪式是丧家请来邻寨的青年,两人一组,手里拄着拐棍,到所有的亲友家去报丧。当人们见到这样的人进寨,就知道是报丧的人了。


  在汉族的观念里,报丧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礼仪,更是一种和亲属家人一起分担悲痛的做法。

      

      那河南的传统报丧一般怎么做呢?大多数地区家中突发丧事,会在门上或者门旁贴上黄纸;如果家住楼房,可以在单元门旁和入户门上贴黄纸。(也要遵循邻居意见,可以只贴自家入户门)先电话通知亲朋好友,然后逝者的儿子或女儿亲自前往亲属家报丧;报丧一定要先敲门,待亲属迎到门外再磕头报丧;亲属将报丧人搀扶起来,告知丧事(几时发生,逝者最后有没有遗愿遗言;送盘缠和殡仪馆火化时间)一般报丧人不可进入别人家,这点需要谨记。


同类文章推荐
中国人的殡葬观念
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
国家提倡红白事尽量简办
老人去世后为什么要火化?
当代人该如何行孝
中元节是怎么来的?